AD
首页 > 理财 > 正文

第三方理财线下门店收缩 “最严监管年”后亟待主管部门归口

[2017-09-19 09:37:49] 来源:同花顺 编辑:No1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审视“类金融”之第三方理财  治理金融乱象无疑是今年金融业一大主题,不过在目光聚焦于持牌金融机构“乱象”之时,我们还应关注庞大的“类金融”群体,比如财富管理、融资租赁、典当、小贷等

  审视“类金融”之第三方理财

  治理金融乱象无疑是今年金融业一大主题,不过在目光聚焦于持牌金融机构“乱象”之时,我们还应关注庞大的“类金融”群体,比如财富管理、融资租赁、典当、小贷等行业,在助力实体经济之时,也面临着行业发展的困境,亦有“乱象”暗涌。金融及至“类金融”的强外部性,让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群体,因此,我们组织了大量采编力量采写系列深度专题,力求完整呈现“类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也不回避存在的问题。希望是,促进各个行业健康发展,一切有序。(周鹏峰)

  “虽然我们宣称是独立的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但是相比于国外市场真正独立的财富管理公司来说,我们这些实际上都并不独立。”一家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人士表示,国内第三方公司大部分以代销产品为主,而所代销的产品则主要依赖于关联方即股东,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一部分收入就是与产品方分食的产品超额收益。

  在经历了“最严监管年”之后,乱象丛生的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经历了一轮大洗牌。

  从监管的角度来看,相比于前两年,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在具体业务上有了一些明确的规定,但仍未有主管部门归口,整个行业也没有协会这种自律性的组织。

  第三方理财线下门店锐减

  财富管理是个很抽象的概念,标准意义上的财富管理公司是指那些为客户的资产配置提供建议的机构,依靠的是自身的丰富的信息和专业的知识。而将资产交给机构,让机构进行管理的行为,实际上称作资产管理行业。从这个意义上讲,财富管理本应是资产管理的上游行业。

  但由于国内居民理财仍未打破“刚兑”魔咒,因此实际上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财富管理公司。然而,街头巷尾依然时时可见以诸如“财富管理”等字眼作为招牌的商铺店面,尤其2015年之前,“当时我们小区附近每隔几十米就有一家这样的公司。”北方某地的一位投资人士称。

  作为2016“最严私募监管年”的一个转折点,2016年2月份之后,中国证监会和中国基金业协会陆续发布了一系列监管新规,包括7个自律管理办法和2个指引,7个管理办法包括:募集办法、登记备案办法、信息披露办法、从事投顾业务办法、托管业务办法、外包服务管理办法、从业资格管理办法;2个指引包括:内部控制指引、基金合同指引。

  一系列新规出台之后,一万多家私募管理人被注销。格上理财数据显示,2016年2月至年底,协会共注销12834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其中,因未按期完成《公告》整改要求而被注销的机构10957家;因在办结登记手续之日起六个月内未完成备案首只私募基金产品而被注销的机构86家;1791家机构主动注销登记。根据新规要求,仍有4437家私募基金管理人面临注销或整改危机。

  除了公司数量锐减,另一个变化是目前仍在运营的财富管理公司线下门店大幅减少,“比如先锋金融集团以前大概有上百家门店,现在今年只剩20家左右了。”上海一家大型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人士表示。虽然线上获客日益普遍,但是由于面向高净值客户,对于财富管理公司而言,线下门店仍有存在的必要。

  “独立”第三方并不独立

  存活至今的财富管理公司业务模式上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分化,一些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规模日渐庞大,并且部分或已挂牌新三板,比如好买财富;或已于海外上市,比如诺亚财富、钜派投资。

  “虽然我们宣称是独立的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但是相比于国外市场真正独立的财富管理公司来说,我们这些实际上都并不独立。”一家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人士表示,其所言的不独立,相比于国外纯粹向客户收取管理费和服务费的模式,国内第三方公司大部分以代销产品为主,而所代销的产品则主要依赖于关联方即股东,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一部分收入就是与产品方分食的产品超额收益。

  “收入来源有三块,一是管理费,一般两个点左右,那就第三方拿0.5个点,产品方拿1.5个点;认购费大概1个点,全部属于我们自己;产品超额收益,一般产品有20%-25%的收益,我们第三方拿5%,产品方拿20%,行情好的时候这一块的收入相当可观。”上述人士介绍。

  据业内人士介绍,尽管监管收紧之后整个行业的操作越来越规范,但是此前那些不合规的做法仍然存在。“有些公司对外卖的产品我们都看不懂是啥,但是也有不了解情况的投资者去买,没办法产生收益,后面就借新还旧。”上述上海某大型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人士透露。另外还有一些典型的做法比如“空手套白狼”,也就是第三方公司先向客户募集资金,然后拿着客户的资金去找资产。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