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创投 > 正文

广发策略:四条主线寻找服务行业潜在的“长跑冠军”

[2017-09-19 09:38:05] 来源:东方财富网 编辑:No1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报告摘要  ● 引言:从海外股市“长跑冠军”寻找A股映射  从美日韩三个国家经验来看,股市“长跑冠军”具备以下三个共同特征:1。该国在全球分工中的优势行业,享受全球市场份额;2。稳定增长的必需消费

  报告摘要

  ● 引言:从海外股市“长跑冠军”寻找A股映射

  从美日韩三个国家经验来看,股市“长跑冠军”具备以下三个共同特征:1。该国在全球分工中的优势行业,享受全球市场份额;2。稳定增长的必需消费品;3。顺应本国人口结构变化及国民消费升级趋势的服务类行业。

  服务业的经济特征:第三产业快速扩张,占比最高的仍是传统服务业

  我国服务业占比提升符合产业变迁的经济规律,叠加产业制度红利,服务业进入快速扩张的关键时期。目前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超过6成,其中占比最高的行业是批发零售和金融,文娱体育、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性行业的占比还很低。

  服务业的股市特征:A股市值和利润占比依旧较低,业绩表现无明显优势,基金配置多为低配

  截至2017年8月末,A股服务业总市值占比约38%,尚未真正反映近年来实体经济中服务业崛起的产业结构变迁趋势,并且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表现未体现绝对性优势,A股服务业尚未吸引机构投资者的集中配置,预计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崛起,产业变迁热潮会逐步对股市形成积极映射。

  美日中服务业结构变迁:向消费导向型、知识密集型服务发展演进

  美日的历史经验表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自然资源密集型服务业占比将继续下降,而人口结构变化、消费升级驱动下的消费性服务业有较大发展空间,此外,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传播和应用,服务业也会延续向专业化、知识化方向演进的趋势。结合国内居民收入及工业化特征,预计我国消费需求导向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趋势会进一步巩固,信息服务、教育、娱乐、医疗、保险等服务行业将迎来持续的投资机会。

  中国未来“服务崛起”下的投资机会

  未来可以沿着以下四条线索寻找服务行业潜在的“长跑冠军”——(1)信息服务,经济转型、产业升级进程不断深化,技术创新驱动智能信息化领域快速发展;(2)家庭教育,中国教育产业迈入“黄金时代”,培训、早教等将成主力增长点;(3)泛娱乐产业,“信息化、泛娱乐化的网络时代”正在进行时,手游、影视等行业蒸蒸日上;(4)健康保健,保障型需求将进入快速释放期,健康产业将成为下一个投资风口,医疗、保险有望脱颖而出。

  ●风险提示

  经济数据低预期、流动性收紧、监管趋严等导致股市出现系统性下跌。

  报告正文引言从海外股市服务业“长跑冠军”寻找A股映射

  我们此前陆续发布了“A股行业比较长跑冠军”系列报告的第一篇《从海外经验探寻A股“长跑冠军”2017-7-25》和第二篇《三条线索寻找A股消费板块未来潜在的“长跑冠军”2017-8-22》,第一篇从美国、日本、韩国三个海外成熟国家入手,寻找在三个国家股市发展历史中能够穿越牛熊、持续收获绝对与超额收益的“长跑冠军”,并总结这些长牛品种主要具备以下三个共同特征:差异化特征的“长跑冠军”,往往是该国在全球分工中的优势行业,享受全球市场份额;同质化的“长跑冠军”,往往是稳定增长的必需消费品、和顺应本国人口结构变化及国民消费升级趋势的服务类行业。第二篇通过总结消费品的经济及股市特征,通过品质、科技、服务3条线索对未来消费领域的中长期投资机会进行梳理。

  本文作为《行业比较“长跑冠军”》系列报告的第三篇,将着眼于“服务”板块,来寻找A股未来可能实现长牛的细分行业和个股标的。

  从美日韩股市中的长期经验来看,第二类在海外股市中相似的“长跑冠军”是服务业。从全球发达经济体的经验来看,在各国工业化发展的后期、历史上都出现过服务业快速发展、比重迅速提高的过程——随着劳动力人口由农业转到制造业,再从制造业转向商业和服务业,这种就业结构的变迁会带来产值占比的变迁,被认为是所有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一般规律。而随着一国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快速崛起,股市中的服务性行业的走势也相应出现了明显的上涨,股市表现顺应产业结构的变迁趋势。以80-90年代服务业快速崛起的时期,美国和日本的支持与服务业、旅游酒店、传媒教育等行业指数在股市中均长期大幅战胜市场。而在2000年之后,两国第三产业的占比趋于稳定,而股市中相关服务业的行业指数也不再具备持续的超额收益。

  服务业在海外能成为长跑冠军的逻辑,在于其顺应了本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大时代背景。跟随产业规模不断扩张的步伐,消费者对于餐饮旅游、文化传媒、教育医疗等服务行业的需求和消费也会随之提升,带动服务业公司收获持续的成长性,从而使服务业指数长期战胜市场,当该国第三产业占比趋于稳定之后,服务业指数的强势表现也随之结束。

  中国目前实体经济层面的产业结构变迁已在积极发生,第三产业占比超过第二产业且快速提升,但股市的反应却相对滞后。我们将顺应产业结构变迁的历史机遇,从海外经验入手,积极探寻A股服务业中可能存在的中长期投资机会。预计未来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崛起,产业变迁的热潮会逐步对股市形成积极映射,未来可以沿着以下四条线索寻找新的需求增长点、寻找服务行业潜在的“长跑冠军”——(1)信息服务,经济转型、产业升级进程不断深化,技术创新驱动智能信息化如大数据、云服务、物联网等领域快速发展;(2)家庭教育,中国教育产业正迈入“黄金时代”,培训、早教等将成主力增长点;(3)泛娱乐产业,“信息化、泛娱乐化的网络时代”正在进行时,手游、影视等行业蒸蒸日上;(4)健康保健,保障型需求将进入快速释放期,健康产业将成为下一个投资风口,医疗、保险服务业有望脱颖而出。

  1服务业的经济特征:第三产业快速扩张,但占比最高的还是传统服务业

  1.1 经济发展规律及产业制度红利推动服务业崛起

  顺应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叠加产业制度红利释放,我国迎来服务业快速扩张的历史发展新时期。截至2016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8123美元,借鉴海外经验美国、日本等国家在人均GDP6000-9000美元时陆续进入产业结构加速调整的阶段,而我国当前的人均收入约相当于70年代后期的美日,已经开始进入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后期。但我国16年的服务支出占消费的比重只有40.2%,相比其它主要海外国家尚有差距,从经济发展规律的角度我国将迎来服务消费占比提升的机遇。

  此外,产业结构调整也离不开制度红利的释放。200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现状顺势提出“适应新型工业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形势,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2012年“十八大”着重提出“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并制定详细的《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细分服务性行业的政策明朗化;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占比上升为45.5%,首次超越第二产业;随后服务业占比继续快速提升,2016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已上升至51.6%,已擎起国民经济半壁江山;2017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加快发展服务消费,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教育、文化、养老、医疗等服务业”,可以预见我国的服务业市场规模还将继续扩张,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仍处于快速上升的关键时期。

  1.2 目前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超过6成,其中占比最高的行业是批发零售和金融

  服务行业从服务功能的角度可以分为生产服务业和消费服务业——生产服务业旨在满足生产中间需求的各项服务,主要包括金融服务、交运物流服务、信息科学技术服务和商务服务等,与工业生产活动的结合紧密;而消费服务业又称为生活服务业,指为了满足个人消费者生活需求的服务,包括传统的餐饮旅游,和新兴的教育、养老、母婴、体育、娱乐、美容等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与居民收入水平上升和消费需求的升级密切相关。

  根据分行业的增加值数据计算,我国目前生产性和消费性服务业的占比大概是6:4,与美国16年的情况基本类似,可见生产性服务业是服务业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将生产性和消费性服务业进一步细分至行业,可以大致分为如下几类——

  (1)休闲服务,包含餐饮、旅游、酒店等,属于传统的服务业和消费型服务业,不过受益于高品质消费需求的上升和互联网科技的渗透,行业原有的商业模式也迎来重构发展;

  (2)批发零售,原本也属于传统服务业,在电商等“新零售”液态下催生全新发展契机;

  (3)医疗服务业,二胎政策红利、老龄化趋势叠加下全社会母婴和养老需求激增,带动医疗、养老、体检、育婴等细分行业迎来快速发展;

  (4)金融服务业,包含银行、保险、券商和租赁等行业,顺应了高收入人群的理财和保障需求,以及实体经济中的融资租赁需求;

  (5)传媒服务业,主要包含游戏、电影、文化和体育等文娱类服务,以及高度竞争的升学环境下日益扩张的教育服务需求;

  (6)交运物流仓储业,主要包含快速物流行业和铁路航空等运输行业;

  (7)信息技术服务业,包括软件服务、电信服务等科技型行业;

  (8)公共事业服务,包括环境、水利和公共设施等服务业。

  截至2014年数据,我国服务业中增加值占比最高的行业是批发零售(20%)、金融(15%)和地产(12%),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业和大金融板块。而文娱体育(1%)、信息服务(5%)等新兴服务性行业的占比还很低。

  2服务业的股市特征:A股利润和市值占比依旧较低,业绩表现无明显优势,基金配置多为低配

  2.1 A股的服务业的利润和市值占比依旧较低,并未反映出经济中产业结构变迁的趋势

  A股暂时没有直接划分的服务业指数。不过按照上文的A股服务业分类,结合申万行业分类体系,我们将申万二级行业分拆组合汇总出代表A股的服务业指数,一共包括31个申万二级行业。

  截至2016年年报,A股服务业的利润约占A股整体的比重为60%,看上去似乎与实体经济中的服务业地位相当,但剔除银行后的服务业利润占比只有不足15%,因此利润占比还是很低的。

  截至2017年8月,A股服务业行业的总市值为21万亿,占A股总市值的比重约为38%。其中,银行的市值占比12%,剔除银行之后的服务业市值占比仅25%。可见,服务业公司在A股属于新鲜血液,A股的服务业市值占比仍然很低,尚未真正反映近年来实体经济中的服务业崛起的产业结构变迁趋势。

  从时间序列数据来看,相比于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持续上升且超过52%,我国股市中服务业的市值占比一直相对较低,全部服务业的市值占比只有40%,而其超过中三分之一的市值来自于银行股,且大部分银行股在2006-2007年上市,使得同期服务业市值占比出现了跃升。而剔除银行,A股服务业的市值一直不超过30%,且在15年之后出现下滑,与经济体中的结构变化有所背离。

  2.2 12-15年服务业盈利增速胜过A股整体,但16年以来再次转弱

  12年以前,服务业与A股整体的盈利趋势基本一致,而12年以后服务业的盈利波动明显放大。12-15年服务业盈利增速胜过A股整体,16年转弱后又于17年中报表现出强于整体的改善幅度。12年,在“服务业十二五规划”等政策的扶持呵护下,服务行业供需格局改善,反映在上市公司业绩中,服务业剔除银行的毛利率和销售利润率回升,使盈利增速在12-15年出现连续地快速上行,并持续好于A股整体剔除金融的业绩增速。此后经济基本面下行探底、居民消费的财富效应减弱,15年中以后服务业的销售利润率回落、盈利增速有所下降。而在16年开始的新一轮A股盈利回升周期中,服务业修复力度弱于上市公司整体,但17年中报继续改善,相对优于A股整体的见顶回落,其中,酒店、旅游等细分行业的盈利加速较为明显。

  盈利能力的趋势也是如此,服务业剔除银行的ROE在销售利润率提升的拉动下从12年的7%快速上行至15年的12%,相比A股剔除金融ROE的持续下行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而由于销售利润率由升转跌,15年后服务业的ROE虽然好于A股整体剔除金融的ROE水平,但开始步入下行通道。17年中,在资产周转率及资产负债率底部企稳改善的带动下,服务业ROE止跌回升,有望再次开启连续上行趋势。

  整体来看,很多现代服务业的上市公司多处于教育、养老等新兴行业,对于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尚在探索的萌芽期,业绩上还有待规模经济的积聚及释放;而传统服务业目前盈利改善主要体现在酒店、旅游及部分交运子行业,整体盈利的强势增长还需蓄势。因此综合新老服务业的盈利趋势看,服务业整体盈利的快速扩张期仍需等待。

  与盈利回落趋势相对应,15年以后服务业剔除银行的相对估值也回落至低位。目前剔除银行的服务业整体绝对PE(TTM)约为30.3倍,相对于A股整体剔除金融的相对PE0.94倍,绝对与相对PE均位于历史均值以下靠近历史均值-1倍标准差区间;剔除银行的服务业整体绝对PB为2.6倍,相对A股整体剔除金融的相对PB约0.96倍,自15年持续回落,绝对PB位于历史均值以下,相对PB已位于历史均值-1倍标准差的低位。

  2.3 金融、交运等生产性服务业股市表现具有周期性特征,休闲服务、医疗服务等消费性服务业成长性特征更为明显

  股市表现角度,金融、交运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成熟,股市表现存在一定的周期性特征,同时作为大盘权重板块,弱市中往往还会起到“压舱石”作用,而休闲服务、医疗服务等消费性服务业尚处于快速成长期,盈利刺激下股市表现的alpha属性更强。

  金融、交运、地产等生产性服务业股市的相对表现主要存在经济向好及弱市维稳两种逻辑,因此行业指数走势相应存在一定的周期性特征。生产性服务业,如金融、交运、地产等,随着工业生产的繁荣而快速发展,目前已普遍具备较为成熟的市场规模,行业盈利与宏观经济息息相关。因此基本面向好时,投资者往往会对生产性服务业产生乐观的盈利预期,刺激银行、交运、地产等行业相应有较好表现。例如,03-05年,世界经济繁荣向好,我国外贸出口快速增长,以港口及航运为代表的交运行业走出“五朵金花”行情;05-07、09-10年地产产业链驱动经济上行,银行、地产股相应获得超额收益。此外,市场表现恶化期间,作为大盘权重股,金融、地产行业在政府的维稳托举下也会受到投资者的集中抱团,如11-13年;而市场热烈上涨期间,牛市行情会对非银金融产生强烈的利好刺激,如05-07、14-15年。

  休闲服务、传媒、医疗服务等消费性行业目前尚处于快速成长期,行业表现在成长性驱动下具有强势表现。消费性服务业由于发展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规模扩张期,在行业高成长预期的刺激下,休闲服务、传媒、医疗服务等行业均有过结构性强势表现。09-15年,在消费升级带动下,休闲服务盈利长虹,相应实现长期持续的强势上涨;13-15年,在改革预期带动下,传媒板块借助转型、并购实现高增长,在股市亦有强势表现;13-16年,医疗保健需求释放带动医疗服务发展,板块收获超额收益。15年后,随着板块估值触顶、盈利增速回落,消费性行业表现转向弱势,未来有待通过盈利修复进行估值消化。

  基金配置角度,机构最为青睐的服务业是金融和传媒服务,而对交运、休闲服务等行业的配置一直处于低配状态。金融和传媒,二者作为生产性、消费性服务业的代表行业,分别具备典型的大、小盘风格表现。目前基金仅对金融服务中的保险配置比例相比其自由流通市值的占比处于超配状态,而对其他服务行业配置比例均不高,而传媒自16年的连续减仓之后目前也处于低配状态。

  整体而言,与实体经济中服务业正在经历的积极变化不同,股市的反应相对滞后——A股中服务业的市值占比相对较小,且上市公司整体的业绩表现并未呈现绝对性优势,因此尚未吸引机构投资者的集中配置。而借鉴海外经验,我们预计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崛起、行业盈利进入改善“新周期”,这一产业变迁的热潮会带动相关上市公司迎来快速成长的发展机遇,也会逐步对股市形成积极的映射,这也为我们提前探寻和布局服务业中潜在的成长性子行业提供了可能。

  3美日中服务业结构变迁:向消费导向型、知识密集型服务发展演进

  3.1 美国、日本服务业产值分布及历史趋势

  目前美国服务业中绝对占比最高的行业是金融服务、专业和商业服务、批发和零售、教育服务和卫生保健。服务业在美国经济中占有主体地位,2016年末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7.4%,其中,金融地产、专业和商业服务、批发零售、教育卫生占比分别达20.6%、12.4%、11.8%及8.5%。

  在美国产业结构变迁中,金融服务、专业和商业服务的崛起对于服务业增长的带动作用最为明显,教育、医疗等行业占比也不断提升。顺应技术进步、专业服务需求的增长,金融服务、专业和商业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经济中的占比快速提升,并已经成为美国经济的支柱。同时,伴随居民消费升级过程中需求增长点从必需消费向服务型消费的转变,教育和医疗服务等行业的地位也不断得到提升。艺术娱乐、住宿餐饮等休闲服务业占比不高但趋势长期稳定,而批发和零售、运输和仓储等传统服务业占比则显著下降。

  目前日本服务业中绝对占比最高的行业是批发零售、房地产业、专业科技服务及医疗卫生。在日本实现工业化后,日本经济的服务化趋势也日益明显,2016年末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7.4%,其中,批发零售、房地产业、专业科技服务、医疗卫生占比分别为13.9%、11.4%、7.3%及6.8%。

  类似于美国,日本经济中服务业与制造业也表现出了融合互动的发展态势,专业科技服务占比持续提升,医疗、信息服务亦显著上升。日本服务业中专业科技服务、医疗卫生、信息通信这几类现代服务业绝对占比不高,但持续快速上升。批发零售占比最高且趋势稳定,这与日本发达的专业零售业态密不可分;房地产趋势受地产泡沫破裂影响,占比呈现先上后下,但绝对占比仍然较高。此外,金融与保险、住宿餐饮占比下降,交运、教育占比稳定。

  美日的历史经验表明,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可总结为——

  1、 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自然资源密集型服务业继续下降。如批发零售、交运仓储长期来看都将继续下降或保持稳定。

  2、 人口结构变化、消费升级驱动下的消费性服务业有较大发展空间。消费升级下需求增长点的爆发将带动教育、文化、医疗等新兴领域中相关行业的发展,鉴于目前在服务业中占比不高,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3、未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传播和应用,服务业也会延续向专业化、知识化方向演进的趋势。金融服务、商业咨询、信息通信等生产性服务业在美国和日本经济中均占有重要地位,其发展促进了二三产业的结构调整并推动新产业与新业态的诞生。

  3.2 中国服务业现状及未来趋势

  我国服务业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产值中绝对占比最高的行业是批发零售、金融和房地产,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业和大金融板块,而信息服务、医疗、教育等新兴服务性行业的占比还很低。以14年为例,批发零售占GDP比重达9.7%,金融占比为7.3%,房地产占比为5.9%,交运和仓储占比为4.4%;而教育、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性行业占比均低于3%。

  趋势上看,金融、房地产占比较高且依旧保持着向上趋势,新兴服务业占比快速上移、抬升动力明显。批发零售、交运仓储占比较高并保持稳定,住宿餐饮长期稳定在低位。教育、医疗、信息服务基数较小,但近年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占比快速抬升。

  总结我国服务业结构特点——

  1、 横截面的构成上看,传统服务业依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教育、医疗等现代服务业有进一步发展空间。

  2、时间序列的变化上看,传统和现代服务业地位的变化趋势虽不显著但已悄然而至。自05年起,批零、金融服务的增加值占比持续快速提升,自10年起,教育、信息、计算机服务的增加值占比有所抬升。

  结合我国当前的居民收入水平及工业化发展进程,我们认为在消费性服务领域,保障型、享乐型服务需求将逐渐崛起,新兴服务业支出占比相应有望快速增长;在生产性服务领域,社会分工精细化、专业化以及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知识密集型、创新型生产服务领域的增长潜力巨大。一方面,当前我国人均收入突破8000美元,服务型消费支出进入快速提升阶段,叠加人口老龄化趋势,新兴消费性服务业如教育、娱乐、医疗、保险等,支出占比有望快速增长。另一方面,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催生了大量中间需求,凭借知识专业化、业务标准化和服务科技化的优势,生产性服务将渗透到制造业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金融服务、专业和商业服务等行业规模有望不断壮大。

  此外,资产周转率的变动趋势是行业供需结构发展情况的最好反应,此前A股市场的几轮成长股均具备资产周转率大幅上升的共同特征,目前来看教育、医疗服务、信息服务等消费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有望诞生未来的成长股——2000-2007年,钢铁、机械、水泥等周期制造业的资产周转率大幅提升;2005年至2008年,零售、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等消费制造业的资产周转率大幅提升;而2012年以来,则是教育、传媒、信息服务等消费服务业的资产周转率大幅提升,可以预见这些行业将是未来诞生A股成长股的摇篮。

  因此,借鉴美国、日本等海外国家服务业发展历史,并结合我国当前状况,我们判断,未来消费升级以及信息化带动下我国消费需求导向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趋势会进一步巩固,信息服务、教育、娱乐、医疗、保险等服务行业将迎来持续的投资机会。

  4中国未来“服务崛起”下的投资机会

  4.1 技术引领和创新驱动,信息服务发展大势所趋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已逐渐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促进全社会生产效率提升的强大动力。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就高度重视信息产业的发展,从制度层面提供了保障行业蓬勃发展的良好环境。全球制造业和知识型服务业的转移过程中,信息服务的需求不断激发,市场规模逐年提升。

  随着经济转型、产业升级进程的不断深入,信息产业也由廉价劳动力为主的生产加工模式,向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的生产和服务模式转变。同时伴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的上涨,以及提高自主核心竞争力的双重压力,IT应用软件和专业化服务的价值更加凸显。智能信息化领域中,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核心技术处于起步并快速发展阶段,国内企业对云服务的部署和应用正处于快速增长期,企业加码数字化领域大大加速了信息服务业的转型进程;同时,信息服务也不断从电信、金融、电商领域不断渗透至政府、家庭和个人用户,智能语音技术、在线支付的市场份额将不断提升,行业中领军企业有望实现业绩爆发。

  4.2 家庭教育消费升级,培训机构、早教行业迎接春天

  中国教育产业正迈入“黄金时代”,整体行业规模处于快速扩张阶段,特别是培训领域,都将成为未来的主力增长点。在公共基础教育之外,家长偏好让孩子接受教育培训的方式获取更加“个性化”的学科竞赛、艺术类素质教育,促进K12辅导、职业培训、婴幼儿教育等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统计数据显示,13年全国教育培训行业市场规模突破万亿,15年市场规模大幅增长至16600亿元,行业规模增速显著。从目前教育市场格局分布来看,公共教育之外的市场化教育行业规模占比已经超过50%。

  4.3 手游市场份额提升、付费内容增长强劲,泛娱乐产业蒸蒸日上

  手游:伴随着4G网络与各种终端的普及,移动游戏端用户规模不断膨胀,移动游戏市占率快速提升。

  2016年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游戏市场,预计2017年全年游戏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其中手游市场将突破1200亿(参考广发传媒组预测)。目前,以王者荣耀、阴阳师为代表的手游具有操作门槛低、操控性强、适宜移动终端小屏幕等特点,吸引了众多分散参与者,使网络游戏中移动端的用户占比快速上升至60%,带来了手游市场的疯狂,而随之购买角色、道具等衍生消费也使得相关游戏厂商的销售利润不断回暖,带动ROE上升。

  影视:受益于一二线城市消费品质化、三四线城市消费升级,网络剧、IP剧持续发酵,成为新的付费增长点。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网络宽带、终端设备的优化,目前影视行业不仅在综艺、电视剧、电影等传统精品内容上布局,同时切入网络剧领域,在线视频行业迅速发展,而用户日益多样化的观剧需求也推动网络剧市场加速扩张。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45亿,较2015年底增长8.1%。在线视频行业收入构成中用户付费收入表现出强劲增长趋势。近年来,在线视频网站来自于广告业务的营收占比不断下降,而用户付费支持的视频增值服务收入占比上升,2017年视频增值服务已达到25%,广告收入占比降至52%,预计未来这一趋势还将延续。

  4.4 保健、养老需求突显,医疗、保险服务业脱颖而出

  “信息化、泛娱乐化的网络时代”正在进行时,而“健康保健时代”也已到来,展望未来,健康产业将成为下一个投资风口,医疗、保险服务业有望脱颖而出。

  医疗服务:老龄化、社会健康养老需求突显,叠加政策红利和信息化加速,医疗服务增长强劲。

  尽管我国医疗卫生的投入增长较快,但目前仍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医疗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医疗卫生费占GDP的5.5%,低于全球平均值9.9%。尤其在公共医疗费用支出上,我国与美国、日本差距很大。

  伴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深化以及医疗卫生投入的增长,我国的医疗服务行业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关于医疗健康产业的利好政策不断,在智慧养老、社会办医、医疗信息化等政策推动下,养老机构,智慧养老平台未来发展广阔。

  同时,随着国内国民收入的增加、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持续旺盛。消费升级下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更愿意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来保持健康,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促进了眼科诊疗、医美等医疗服务行业的发展。

  保险:保障性需求高弹性增长,个人医疗费用支出大、基本医保不足,健康险为未来增长点。

  我国人口、经济环境造就了商业保险的发展不足的现状,未来5-10年将是保险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与商业保险发达的美国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欧洲相比,我国医疗费用支出构成中个人医疗费用支出大、基本医保不足,商业保险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

  随着人均收入提高、消费升级带动,居民医疗服务需求进一步得到释放,养老消费兴起,保险产品正从投资品转型为消费品。从当前保险行业现状来看,我国近年来收入水平提高下保险行业保费规模持续高景气,高增长率、强消费属性的健康险将成为保险公司一个强有力的业务增长点。2016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规模达到3.1万亿,同比增长27.5%,其中健康险增速显著,保费收入规模为2.6万亿元,同比增长67.7%。未来健康保险公司将搭建大健康平台,整合健康和医疗服务,覆盖消费者包括诊断、治疗、健康教育、疾病管理和养老等整个医疗养老生命周期,产业将迎来规模效应的释放。

  5服务未来可能诞生新“长跑冠军”的细分赛道和受益个股

  综合策略自上而下的行业推荐,以及行业研究员自下而上的个股选择,我们汇总了目前服务领域依旧可以中长期看好的细分行业和投资标的,请见下表。

  风险提示

  经济数据低预期、流动性收紧、监管趋严等导致股市出现系统性下跌。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